喜訊!臨泉縣人民醫院入選首批“中國縣域慢阻肺規范管理中心” 建設單位
發布日期:2020-07-19 瀏覽次數:8452
縣人民醫院是人民健康的守門員,滿足基層患者的醫療需求,提升縣域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是實現“大病不出縣”目標的重要途徑。
導致中國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中,肺癌與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簡稱慢阻肺)已高居第3-4位。前者是目前我國的第一大癌,后者則成為了與高血壓、糖尿病“等量齊觀”的慢性病。然而,這兩類肺部疾病的防控形勢卻不容樂觀:初期癥狀均不典型,加上患者早期篩查的意識匱乏,往往造成確診即為中晚期的局面,給疾病診療帶來極大的挑戰。
為了向縣域百姓提供慢阻肺和肺癌的公益篩查與管理的整體解決方案,提升對肺部健康的關注度,幫助高危群體早篩早診早治早獲益,7月18日,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的指導下,由國家呼吸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中國醫科院呼吸病學研究院、全國呼吸專科聯合體指導,縣域醫院院長聯盟合作、愛心企業阿斯利康中國支持的“呼吸在縣”中國縣域慢阻肺規范管理中心暨雙肺篩查項目正式啟動。臨泉縣人民醫院榮幸成為首批100家建設縣域慢阻肺規范管理中心的縣醫院。未來,雙肺篩查項目將逐步覆蓋全國500多個縣域。
項目啟動后,患者在家門口的鄉鎮衛生院即可獲得初篩問卷,醫院根據量表積分評估后,將對中高危風險人群進行二次篩查。經篩查確診的患者,在臨泉縣人民醫院即可進行初步診治,享受與大城市同等優質的醫療服務。
啟動會上,進行了相關學術講座與研討。
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王辰院士在啟動會上表示,慢阻肺和肺癌屬于最常見多發和最嚴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加強其早期篩查、規范化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縣市級醫院承擔了大量繁重的醫療任務,是就診量最大、接觸病人最直接的醫療單位。因此,提升縣市級醫院的慢阻肺、肺癌篩查與診療水平直接關乎患者生命健康、意義重大。
中國縣域院長聯盟秘書長孔靈芝表示,縣域醫療機構承載著中國約9億人口的疾病防治與健康管理。目前,中國縣域醫院院長聯盟已在推動卒中中心、胸痛中心、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和慢病管理中心的建設,新建立的縣域慢阻肺規范管理中心將與其它中心攜手共進,進一步完善縣域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通過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助力“縣級強、鄉級活、村級穩、上下聯、信息通”,希望各方面合作伙伴積極參與,為實現健康縣域的美好愿景而共同努力,以健康縣域助力健康中國的目標早日實現。
臨泉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第七屆中國優秀基層呼吸醫師、第三屆宋慶齡最美基層呼吸醫師提名獎獲得者韓振軍表示,慢病管理的目前存在兩個瓶頸:一是鄉村醫生地位問題,二是基層醫療機構缺乏指南必須藥物的問題。呼吁加固中國疾病防控天網的網底:讓鄉村醫生無后顧之憂,心無旁騖地投身于他們熱愛的事業;重新整理基層醫療機構的藥箱,把指南必須藥物放進去。
在中國縣域慢阻肺規范管理中心暨雙肺篩查項目正式啟動儀式之前,舉行了臨泉縣慢阻肺規范管理中心暨雙肺篩查啟動儀式。臨泉縣人民醫院副院長董景宣主持會議,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韓振軍對雙肺篩查的工作流程做了部署。
臨泉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等相關學科近百名醫務工作者、十八個醫共體成員單位和部分體外醫院代表參加會議,并共同觀看了全國“呼吸在縣”中國縣域慢阻肺規范管理中心暨雙肺篩查項目正式啟動的視頻會議。
(文/圖 呼吸科 韓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