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成功為頸動脈重度狹窄患者實施頸動脈內膜斑塊剝脫術
發布日期:2023-05-23 瀏覽次數:3157
5月19日上午,臨泉縣人民醫院血管外科成功為一位頸動脈重度狹窄患者實施頸動脈內膜斑塊剝脫術,手術時間及頸動脈阻斷時間較前明顯縮短,患者術后康復良好,無術后并發癥,標志著此項技術在血管外科已經熟練掌控。
據悉,患者今年59歲,因“反復頭疼、頭暈1年余”入住血管外科,診斷為右側頸動脈狹窄,進一步行顱腦CTA檢查提示:右側頸總動脈、頸內動脈斑塊形成,管腔重度狹窄(狹窄約70%)。完善術前準備,科室主任劉義杰主任醫師組織科室醫護人員討論,制定手術方案、規避手術風險,5月19日上午為患者實施右頸動脈內膜斑塊剝脫術。手術過程順利,手術時間僅1小時,阻斷右側頸動脈16分鐘。術后患者四肢活動、肌力正常,發音清晰。
頸動脈是將血液由心臟輸送至頭、面、頸部的大血管,是腦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據文獻報道,重度頸動脈狹窄患者,即便采用有效的藥物治療控制,2年內腦缺血事件發生率也高達26%以上;而60%以上的腦梗塞是由于頸動脈狹窄造成,嚴重的腦梗塞可導致患者殘疾甚至死亡。故而,頸動脈狹窄已經成為當今社會危害人民健康的“頭號殺手”之一。頸動脈狹窄導致的缺血癥狀主要包括,頭暈、記憶力、定向力減退、意識障礙、黑朦、面部和/或肢體麻木和/或無力、伸舌偏向、言語不流利等。
頸動脈狹窄的有創治療包括頸動脈內膜斑塊切除術(CEA)和頸動脈支架成形術(CAS)。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EA)已被視作預防卒中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是治療頸動脈狹窄的最經典術式。CEA絕對指征:有癥狀性頸動脈狹窄,且無創檢查頸動脈狹窄度≥70%或血管造影發現狹窄超過50%。
(文/圖 血管外科 張士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