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不懼,本是醫學模樣;不退,彰顯勇者擔當
發布日期:2022-05-17 瀏覽次數:14844
一方有“疫”,八方馳援,4月初接到援滬通知后,我們在護理部和院感辦的耐心指導下,一遍遍反復練習防護服的穿脫細節及流程,學習新冠最新版本的診治方案,以確保能迅速投入緊張的工作,做到萬無一失。于4月2日凌晨,在院領導和同事的依依惜別中,我們在張露露護士長的帶隊下,踏上了千里之外的由安醫大一附院接管的崇明島方艙醫院。
方艙醫院收治的都是新冠輕癥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高密集與患者接觸,加上奧密克戎狡猾隱匿的傳染性,面臨任務重,感染高的危險,但我們臨醫人沒有一個退縮。不懼,本是醫學模樣,不退,彰顯勇者擔當。今天的我們,能在人民需要的時候,盡一份微薄之力,我感到無上光榮。
方艙工作看似簡單,平時很普通的工作,如辦理出入院、測生命體征、發藥、健康宣教、病情觀察,核酸采集等,在悶熱的防護服下,行動不方便,每一個操作都會消耗巨大精力和體力,經過6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后,往往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濕,頭發滴下汗珠,口罩深深的壓痕,唇裂咽干,耳壓痛,長時間戴手套而發白發麻的雙手,這些身心困難的情況大家都全然不顧。沒有一個人叫苦喊累,每個人都拿出了堅持不放棄的忍受力。大家互相幫助,互相鼓勵,每次出艙我們都會總結工作經驗,分享一些工作小技巧,隨著流程不斷的完善,方艙工作也變得得心應手起來。
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一次巡視病區,看到一位大姐坐在床沿抹淚,床頭桌上的飯菜絲毫未動,經過詢問得知,自從來到這里,對疾病的恐懼讓她心里壓力很大,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我輕輕拍拍她的肩膀開導她:“大姐,我們一定要放松心情啊,按時吃飯,多喝水,配合治療,才能早日康復,有我們在,不要怕!家人都在期盼著我們早日回去呢!”以后每次進艙,我都會關心地陪她聊上幾句給她加油打氣。有時和同事們一起帶她做呼吸操,看著她每天燦爛的笑容和康復的身體,我們特別地欣慰。對于患者來說,方艙內的生活確實有些枯燥,但這真的難不倒我們。有時早晨播放一段舒緩的音樂,忙完了手頭的工作,我們教她們做手衛生,手指操,打八段錦,甚至廣場舞,也會把自己的零食分享給艙里的小朋友,艙里氣氛溫馨多了。她們正在和我們一起努力,盡力把這里的生活變得積極而有意義。我們把臨醫人的為患者服務的理念,帶到方艙醫院中來,鼓勵患者保持良好的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樹立戰勝病毒的決心。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我們臨醫人的向心力與戰斗力,我相信在這股力量面前,沒有什么困難不能戰勝。
如果說在方艙里,我們是保護患者的“銅墻鐵壁”,那么,來自領導同事親人朋友的問候與關懷,來自一批批病人康復出院的背影,來自一封封飽含深情的感謝信中,“銅墻鐵壁”也會流下感動的淚水。如今所有的趨勢都在好轉,愿我們早日與家人團聚,愿我們生活早日如往常一樣,愿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文/圖 援滬醫療隊員 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