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醫藥事】茶堿類藥物溶媒怎么選,你知道嗎?
發布日期:2023-05-04 瀏覽次數:10505
臨床中常見的茶堿類藥物有氨茶堿、多索茶堿、二羥丙茶堿,主要用于治療支氣管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及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對于臨床常用茶堿類藥物靜脈使用配置時溶媒該怎么選合適呢,你是否存在這樣的困惑呢?
1、說明書中關于溶媒的選擇:
2、為什么氨茶堿與二羥丙茶堿不用鹽水做溶媒?
氨茶堿不選擇鹽水做溶媒的原因是以下3點:
(1)氨茶堿注射液呈堿性,輸注藥物pH應在5-9之間為易,pH>8或pH<6易導致靜脈炎的發生,臨床中幾種常用溶媒溶解氨茶堿后相應pH相近,葡萄糖做溶媒相對pH略低。
(2)氨茶堿注射液用糖水稀釋滲透壓略低,對靜脈刺激略小。
(3)鹽水中可能含有雜質,而氨茶堿中含乙二胺易與金屬形成絡合物。總得來說,氨茶堿用葡萄糖做溶媒可能減少靜脈刺激,且需注意在靜滴或靜注時速度不易過快。
二羥丙茶堿的pH值接近中性,0.9%氯化鈉注射液pH為4.5-7.0,葡萄糖注射液pH為3.2-6.5,堿性過大,人體不易耐受,故二羥丙茶堿選擇葡萄糖做溶媒時可減少刺激和靜脈炎的發生。
3、糖尿病患者用茶堿類藥物還能選擇葡萄糖做溶媒嗎?
遇到糖尿病病人,就不能用糖水配置茶堿類藥物了嗎?其實,并不是的。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含5g葡萄糖,這些葡萄糖對糖尿病患者血糖可能并不會造成很大影響,即使真得導致血糖波動,也可以使用胰島素進行調節,做到個體化給藥。
溶媒的選擇不當,成為引發藥物不良反應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茶堿類藥物在臨床中應在較為廣泛,應根據藥物說明書慎重選擇溶媒,注意輸液配置的規范化,確保臨床用藥的安全合理。
供稿:李靜
校對:劉啟迪
主編:肖洪敏
- 上一篇:高壓氧助力中、高考,讓你輕松迎戰!
- 下一篇:【臨醫藥事】關注藥品效期,保障藥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