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泉縣人民醫院“乙肝臨床治愈咨詢門診”開診了!
發布日期:2023-06-29 瀏覽次數:3649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最新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顯示,病毒性肝炎依然是我國新發病數首位的乙類傳染病,其中乙肝發病總數占比最高。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稱為“肝病三部曲”,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硬化、肝癌的主要病因之一。以乙肝表面抗原(HBsAg)轉陰為標志的“乙肝臨床治愈”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最終治療目標,一旦獲得臨床治愈,患者進展為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將大為降低。
5月26日上午,在阜陽市感染病學會、阜陽市肝病學會年會上,“雙子座”項目負責人李家斌教授和阜陽二院韓明鋒院長為臨泉縣人民醫院、阜陽二院等六家醫院舉行“慢乙肝臨床治愈咨詢門診”授牌,這標志著慢性乙肝臨床治愈項目在阜陽市正式開展,慢性乙肝患者將從項目的規范治療中獲益。
6月27日,全縣首家“乙肝臨床治愈咨詢門診”在臨泉縣人民醫院南區肝病門診和北區的感染病科門診正式開診,患者可得到“一站式”的系統化服務。
乙肝能否被治愈?
經多項研究顯示,慢性乙肝患者是有望實現臨床治愈的。2020年由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牽頭聯合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開展的中國慢乙肝臨床治愈(珠峰)工程項目在全國開展,臨泉縣人民醫院感染科亦加入其中,積極開展相關工作,并取得積極成效,截至目前,在我科醫生的努力下,已有數名慢乙肝患者實現臨床治愈。2023年初,由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常務副院長、安徽省醫學會感染病學會主委李家斌教授牽頭聯合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開展的中國慢乙肝臨床治愈(雙子座)項目正式啟動,相比“珠峰”項目,“雙子座”項目進一步擴大了慢乙肝治療的目標人群,納入了更多的慢乙肝患者,使更多的慢乙肝患者從項目治療中獲益。
根據最新發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對于乙肝病毒陽性、無論ATL是否正常,只要符合以下情況之一者,均建議抗病毒治療:
1.有乙肝肝硬化家族史或HCC家族史;
2.年齡大于30歲;
3.無創指標或肝組織學檢查,提示肝臟存在明顯炎癥(G≥2)或纖維化(F≥2);
4.慢乙肝相關肝外表現,如:慢乙肝相關性腎小球腎炎等。對于肝硬化、肝衰竭、HCC、肝移植、接受化學治療、靶向藥物及免疫抑制劑治療、接受丙型肝炎DAA治療等患者,凡表面抗原陽性,建議抗病毒治療。且有研究顯示,應用Peg-IFN-α(聚乙二醇干擾素)治療可降低CHB患者長期隨訪中HCC的發生率。
據最新發表的中國慢乙肝臨床治愈(珠峰)工程項目階段性數據顯示,核苷(酸)類似物經治的慢乙肝患者序貫或聯用聚乙二醇干擾素治療,基線乙肝表面抗原小于1500IU/ML的患者,48周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率達33.2%。其中基線乙肝表面抗原小于100IU/ML的患者清除率可達56.1%。
隨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臨床治愈率逐步提升,長期核苷(酸)類似物治療后表面抗原低于1500IU/mL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是臨床治愈的優勢人群。對暫不符合臨床治愈優勢人群的患者,臨泉縣人民醫院乙肝臨床治愈咨詢門診也會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通過治療應答指導下一步治療,同樣可以獲得一定的治愈概率。
(文/圖 感染科 馬前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