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便秘,暢通無阻——臨泉縣人民醫院開展 “中國便秘日”義診宣教活動
發布日期:2024-03-28 瀏覽次數:1009
為更好地宣傳、普及便秘的防治知識,增強人們對疾病的認識,3月28日,臨泉縣人民醫院組織開展“中國便秘日”義診宣教活動。
在活動現場,醫務人員為群眾測量血壓,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地為患者解答關于便秘的各種疑問。醫生們還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提供了個性化的治療建議。他們不僅解答了患者們的疑惑,還為他們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幫助患者們有效改善便秘問題。
在病區醫生辦公室,消化內科醫務人員還以PPT形式,為住院患者及家屬科普便秘相關知識,詳細介紹慢性便秘的成因、癥狀、危害、預防方法以及治療措施,使患者們對便秘有了更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醫生強調了便秘對身體健康的潛在威脅,提醒患者們要及早重視并采取科學的防治方法。
本次活動有效提高了群眾對便秘等腸道疾病的重視,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
便秘知多少?——讓每一次排便都舒暢
什么是便秘?
便秘是臨床常見的復雜癥狀,而不是一種疾病。表現為排便困難和/或排便頻率減少(每周<3次)、糞便干硬(布里斯托1型-2型糞便)。排便困難包括排便費力、排出困難、肛門直腸堵塞感、排便不盡感、排便費時及需要手法輔助排便。
便秘的病因
1. 功能性:功能性便秘、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等;
2. 器質性:糖尿病、結腸癌等;
3. 藥物性:鎮痛藥:布洛芬等;呋塞米、胺碘酮等;
誘因
1. 低纖維素飲食、水攝入少;
2. 生活節奏快,缺乏運動,精神心理因素;
3. 濫用、不合理應用瀉藥;
4. 高齡、文化程度低、低體重指數(瘦)、女性人口密集區生活者;
慢性便秘(>6個月)可誘發哪些疾病:
1. 誘發加重痔瘡,肛裂等
2. 誘發體臭、影響美容
3. 痛經
4. 性欲減退
5. 結直腸癌
6. 誘發加重心腦血管疾病,危急患者生命
便秘的輔助檢查:
1.器質性疾病:腸鏡
2. 功能性疾病:a.結腸運動減慢:結腸傳輸試驗
b.盆底肌肉不協調運動:高分辨肛門直腸測壓、核磁排糞造影
便秘的預防六字訣
水、粗、排、排、揉
晨起、飯前一杯水(1.5-2L/d)
軟
粗
排:建立良好排便習慣(晨起和餐后2h內嘗試排便、采取蹲位排便)每次排便不超10分鐘,集中注意力。便后溫水清洗肛門周圍。
動推薦步行、騎車等,運動量(30-60min/天,至少2次/周)
揉
每天早晚及午睡后兩手相疊揉腹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揉100次
便秘的防治:藥物
1. 聚乙二醇、乳果糖等瀉劑2.莫沙比利、普蘆卡必利等促動力劑3.蘆比前列酮、利那洛肽等促分泌劑4.益生菌、益生元等微生態制劑。
另外,需注意:大黃、番瀉葉、蘆薈、果導等含蒽醌類瀉藥不宜長期飲用,易引起結腸黑變病,增加結腸癌患病風險。
其他治療:
1. 中醫學位刺激
2. 生物反饋治療儀
3. 手術治療
(供稿/消化內科 馮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