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訊】好消息!7月12日-13日,上海交大附屬新華醫院兒童骨科醫療團隊到縣人民醫院開展名醫專家工作室掛牌及義診活動
發布日期:2024-07-02 瀏覽次數:4339
為深入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加強與長三角地區衛生健康深層合作,推動優質醫療資源的合作與共享,上海交大附屬新華醫院兒童骨科醫療團隊擬定于2024年7月12日-13日,在臨泉縣人民醫院南區開展名醫專家工作室掛牌及義診活動。參加該次活動的專家有新華醫院兒骨科行政主任張亞慶教授、兒骨科支部副書記沈品泉教授、李海教授、陳珽教授等。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小兒骨科,由兒骨科泰斗吳守義教授創建于1958年,是國內最早設立兒骨科專業的臨床科室之一。科室醫療團隊由16名醫生和17名護士組成,分為脊柱、運動、腫瘤、足踝、畸形、創傷等亞專科。高級職稱醫師均有豐富歐美頂尖兒童醫院訪學經歷,并持續引進歐美成熟先進治療理念服務于新華兒骨科臨床。擁有多個國家級重點和上海市重中之重專科,技術先進、實力雄厚、專家薈萃。為盡快推進合作落地,讓長三角衛生健康一體化發展惠及臨泉百姓。此次他們團隊冒酷暑下基層,來臨泉縣人民醫院以實際行動為一線醫生傳經送寶,為廣大患者解除病痛,體現了醫者仁心,大愛無疆。請大家相互傳達,給有就醫需求的患兒一個不出臨泉就能享受國內頂級專家會診的機會!
預約垂詢電話:0558-3961753,
郭玉坤:13966581164,
李仁勇:13966819060,
齊峰:13075551029,
任佳安:18842461507,
劉慧慧:18895683986
專家簡介
沈品泉 主任醫師,博士,兒骨科支部副書記
《中華小兒外科雜志》特約編委、中國骨科菁英會小兒骨科專業會員、中國骨科專業學院小兒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小兒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小兒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嬰幼兒髖關節超聲波檢查的方法和原理》副主編。
2019年獲新華醫院“匠心醫者”稱號,于2019年至2022年連續4年獲得“年度好大夫稱號”。
擅長兒童四肢骨折和創傷的診治和兒童先天性畸形,如發育性髖關節脫位、先天性肌性斜頸、兒童腦癱、腦炎后遺癥、先天性馬蹄內翻足、兒童扳機指、膝內外翻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評估與矯正兒童骨代謝/發育疾病的繼發畸形(粘多糖病、腎性佝僂病、骨纖維異常增殖癥、成骨不全癥等)。
李海 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研究生師
兒骨科行政副主任。美國哈佛大學波士頓兒童醫院骨科/運動醫學科臨床訪問學者。現任中國醫師協會小兒骨科專委員會兒童關節鏡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運動醫學分會膝關節專業學組委員、上海醫學會運動醫學學會委員、上海醫師學會兒外科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委、青少年兒童運動醫學亞專業負責人。
陳珽 副主任醫師,碩士
1996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兒科系,2006年碩士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小兒骨科專業委員會創傷學組副組長,殘疾人聯合會兒童青少年肢殘矯治康復學組秘書。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小兒腦癱專委會常務理事。《康復醫學進展》雜志編委
長期從事小兒骨科工作,曾赴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韓國九老醫院專題學習兒童骨科的矯治。擅長兒童及青少年發育性髖脫位、創傷、兒童骨腫瘤,脊柱側彎等疾病的診治。
楊璇 副主任醫師,碩士
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對兒童、青少年足踝疾病有深入的研究。對于兒童、青少年各種原因的馬蹄足、垂直距骨、高弓足、扁平足的個性化治療有獨到的見解,經手治愈的足踝患兒均獲得了滿意的效果,得到了家屬的廣泛好評。
擅長先天性、后天性足踝畸形,(平足、高弓足、馬蹄足、垂直距骨、多并趾畸形、足踝腫瘤等),髖關節脫位、斜頸、復雜手部畸形、四肢骨折,骨代謝異常引起的關節畸形、肢體變形的矯正。
范清 副主任醫師,碩士
中國抗癌協會兒童腫瘤整合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肢體殘疾康復協會專業委員會(CARD)兒童青少年學組青年委員、學組秘書;國際骨科與創傷協會(SICOT)中國學會上海分會第一屆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小兒骨科肢體矯形學組委員。
曾任新華醫院援滇醫療隊隊長,獲新華院服務標兵、優秀共產黨員、匠心醫者提名獎。參與國家級、省部級、局級課題多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著多篇。
擅長兒童骨腫瘤、骨與關節畸形、脊柱側彎、髖關節脫位、骨折創傷及其后遺癥、肌性斜頸、腦癱、代謝性骨病的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