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清福利在线|巨龙挺进人妻老师雪臀|久久久久久精品亚洲爽妇|天堂久久国产

X
歡迎您訪問臨泉縣人民醫院 2025年05月22日
微信
聯系電話 | 0558-6403799(北區)
聯系電話 | 0558-3961639(南區)

多方面認識慢阻肺——世界慢阻肺日科普問答

發布日期:2017-11-15 瀏覽次數:10404

今天是第十六個世界慢阻肺日,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為世界慢阻肺日,宗旨是幫助人們提高對慢阻肺的認識,改善慢阻肺診斷不足和治療不力的現狀。

一、什么是慢阻肺?

什么是慢阻肺?確實沒有一個通俗易懂語言來做名詞解釋。我只能這樣說: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簡稱。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發展到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時候的一個總稱。

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這個只有醫生才明白的詞語,需要肺功能檢查才能發現,所以說,慢阻肺是靠肺功能檢查才能確診的疾病。

二、慢阻肺常見病因有哪些?

對于中國男性來說,95\%以上的慢阻肺是吸煙引起的,罹患慢阻肺可以說是花錢買的!但對于中國女性來說,則大部分是因為吸入燃燒柴草等燃料所產生的煙霧和烹調的油煙導致的,當然,他們也是二手煙的受害者。其他少見的因素如遺傳、先天發育異常、職業粉塵、反復的呼吸道感染等等。

三、慢阻肺的主要癥狀有哪些?

咳嗽、咳痰、胸悶、氣短、氣喘、呼吸困難。

四、慢阻肺病情是怎么演變的?

慢阻肺的危害就是早期沒有任何癥狀,只有通過肺功能檢查才能發現。就像高血壓只有通過測量血壓才能發現一樣。以后會出現咳嗽、咳痰、活動能力下降、氣短等等。這些癥狀只能會逐漸加重,而不會停止不動,更不會回頭恢復。以至于最后氣喘、呼吸困難,穿衣吃飯都困難。

五、怎么判斷自己是否罹患慢阻肺?

很簡單如果同時擁有如下表現的任何3條,就可能不幸患病:

1、經常咳嗽

2、經常咳粘痰

3、年齡超過40

4、吸煙(包括過去)

5、日常活動出現氣喘、呼吸困難(這個最重要)

一旦如上癥狀,為什么不到醫院做個肺功能檢查呢?

 

六、醫生怎么診斷否罹患慢阻肺?

其實醫生診斷你這個病,并不復雜,就三個步驟:

1、癥狀(咳、痰、喘);

2、病史(吸煙等等煙霧、粉塵接觸歷史);

3、肺功能檢查。

七、慢阻肺最好的預防措施是什么?

戒煙!戒煙!戒煙!(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

年輕時吸的每一支煙,年老時都會找你算賬!

如果是女性,請改善你的廚房通風條件,沒有抽油煙機,至少也要有排氣扇!如果你的工作環境粉塵很大,請加強勞保措施!

八、慢阻肺能治愈嗎?

請你先回答: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能治愈嗎?何況慢阻肺還是你花錢買的!當然不能治愈。雖然不能治愈,但是我可以欣慰地告訴你:只要你接受規范化預防治療手段,別人能活到90歲,你就能活到91歲!

九、慢阻肺治療目的是什么?

雖然我們現在條件下不能治愈慢阻肺,但我們可以做到:

1、緩解癥狀(如呼吸困難等)

2、減慢疾病進程

3、預防和治療急性加重

4、改善運動耐力和能力

5、提高你的生命質量,雖然生病,但要舒舒適適地活著!

6、降低死亡率!

十、慢阻肺治療藥物有哪些?

慢阻肺治療藥物大致分類為:緩解癥狀和控制炎癥藥物。

緩解癥狀藥物又分為

1、支氣管擴張劑

如β2受體激動劑(如短效的沙丁胺醇氣霧劑、長效的福莫特羅粉吸劑)、抗膽堿藥物(如短效的異丙托溴銨氣霧劑、長效的噻托溴銨粉吸劑)、茶堿類(如氨茶堿)

2、祛痰藥物如氨溴索等等。

控制炎癥藥物主要是:

1、糖皮質激素類。如甲強龍、強的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

2、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如羅氟司特等等。

3、其他的如用抗氧化劑如N-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等

十一、慢阻肺藥物治療為什么選用吸入劑?

吸入藥物可以直接進入肺部起治療作用,降低了用藥劑量,同時也避免了全身用藥所產生的副作用。尤其是糖皮質激素。

十二、慢阻肺需要抗菌藥物治療嗎?何時需要?

慢阻肺穩定期是不需要抗菌藥物的。因為慢阻肺發病的核心機制是煙霧等有害物質對氣道、肺泡、乃至肺血管造成的非特異性炎癥,而非細菌性炎癥,所以不需要使用抗菌藥物。

慢阻肺使用抗菌藥物是有嚴格指征的。不主張病人自己選擇,應該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一般來說是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出現黃痰或者膿性痰時,醫生根據當地的細菌譜或者痰培養結果,才能決定選擇何種抗菌素。

十三、慢阻肺可以使用祖傳秘方嗎?

如果你還能記得中醫一句名言:“外不治癬,內不治喘”,你就知道傳統醫學(包括中醫)對慢阻肺是多么的無可奈何!如果某某人的祖先能夠治好號稱“喘”的慢阻肺,早已經是大牌神醫了!他的后代還會偷偷摸摸地違法賣藥?政府早送他們領諾貝爾獎去了。

好了,說多了大家也記不住。如果你不幸罹患了慢阻肺,請不要氣餒,也不要相信某某中藥、秘方可以根治你的病。你要做的首先是戒煙!遠離致病因素!然后放開手腳,鍛煉身體。一旦使用藥物治療,一定經常與呼吸科醫生聯系,指導用藥,合理更換藥物。

(作者:呼吸科主任醫師 韓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