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泉縣人民醫院臨床藥師參與多學科會診“眾智”抗感染
發布日期:2019-06-27 瀏覽次數:9162
近日,一位71歲的男性患者于左手外傷后出現發熱,伴有咳嗽,多為黃、白痰,粘稠、不易咳出,并伴有發熱,熱型不定,體溫在38.5℃左右,無痰中帶血和胸痛,輾轉多地求醫,均治療效果欠佳,于是到縣人民醫院就診,以肺炎收入院。入院后診斷為1.肺炎伴膿腫可能2.腦膿腫3.下肢靜脈血栓形成4.多漿膜腔積液5.甲狀腺功能減退6.低蛋白血癥7.貧血癥8.腎結石9.敗血癥。
醫者仁心,決不放棄
入院第三天,呼吸內二科主任韋崗邀請藥劑科臨床藥師參與指導抗菌藥物的使用,咨詢哪些藥物能夠透過血腦屏障,以便于選用一些能在腦部達到有效治療濃度的抗菌藥物,從而治療腦膿腫。韋崗表示該患者比較特殊,之前從未碰見類似疾病,且家屬在入院第二天的時候拒絕抽血檢查,有放棄治療的意向,但他不愿放棄,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患者醫治。
學科會診,攻堅克難
藥劑科主任劉義杰接到會診申請,立即組織臨床藥師會診。會診后,臨床藥師認為該患者不單有腦膿腫,肺炎伴肺膿腫可能,右前臂可見1cm左右包塊,右后臂可見片狀瘀斑,且患者曾在合肥使用過亞胺培南西司他丁聯合萬古霉素抗感染治療,效果不佳,后改為美羅培南聯合利奈唑胺,患者仍反復發熱......可見這不是一個普通的感染。在韋崗不放棄的敬業精神熏陶下,臨床藥師表示也不會放棄,盡全力查找感染原,同時建議取膿液送培養?;氐脚R床藥學室后,臨床藥師們積極討論,查找相關專業知識,并翻閱大量資料.....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找到“奴卡菌”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找到與此患者表現類似的叫奴卡菌感染,但是奴卡菌并不屬于人體正常菌群,它廣泛存在于土壤、腐爛蔬菜和水生環境中,可通過空氣播散,尤其是通過塵埃顆粒。經外傷進入皮膚或經呼吸道、消化道進入人體,然后局限于某一器官或組織,或經血液循環播散至腦、腎或其他器官?;谂ň纳L特征及傳播特點,臨床藥師又來到病房詢問家屬患者之前的病史及職業特點,家屬表示患者曾被自己的皮帶劃傷左手大魚際,在傷口并未愈合的情況下在家里用鐵鍬鏟土,緊接著開始發燒......同時結合患者年齡較大,免疫力低下,考慮奴卡菌感染可能性非常大。于是與韋崗討論,并建議使用復方磺胺甲惡唑抗感染治療??紤]到奴卡菌生長較緩慢的特點,一般需要培養2-7天才能生長出肉眼可見的菌落,有時還需3周,培養結果很可能是陰性。帶著這個疑問臨床藥師再一次來到病房,詢問家屬在外地的培養情況及培養結果,家屬告知曾在上海及合肥均做的細菌培養,但結果都是陰性。故囑細菌室在做培養的時候盡量延長培養時間,提高奴卡菌的陽性檢出率。在細菌室主任的精心呵護下,經過4-5天的培養,李毓主任報告的培養結果就是奴卡菌?。?!
培養結果出來后,臨床藥師又來到病房與副院長柳兆銀和韋崗討論下一步治療方案,確認復方磺胺甲惡唑為首選,酌情增加亞胺培南±阿米卡星,并做好患者的用藥監護與不良反應監測。經過治療,患者體溫恢復正常,能自主進食,感染癥狀得到有效控制,現已好轉出院。
隨著藥學的發展,藥師由“藥品供應”向“藥學服務”轉型,臨床藥師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參與重要科室的查房、疑難病例的會診與討論工作,使得臨床藥師與醫生、患者之間的距離縮小,更為方便的參與到患者的用藥方案制定中,從藥學的角度提出用藥的意見,并直接對患者進行用藥教育,極大的促進了全院的合理用藥,為三級醫院的創建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文/李艷圖/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