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突破!臨泉縣人民醫院多學科合作 順利完成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和冠脈支架植入術
發布日期:2021-05-30 瀏覽次數:10276
5月28日下午,臨泉縣人民醫院心胸外科和心內科、介入導管室、麻醉科、手術室等相關科室共同合作成功開展一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和冠脈支架植入術。
患者為77歲老年男性,因“活動后胸悶胸痛不適10余年加重1年余”于5月18日入住縣人民醫院心胸外科。入院診斷:1重度主動脈瓣狹窄伴有關團不全伴嚴重鈣化2.冠狀動脈粥祥硬化性心臟病。完善相關檢查后,排除相關手術禁忌癥,確定手術方案為: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因此類手術在醫院屬首例,5月27日,院黨委委員、醫務科主任侯文匯組織心內科、呼吸科、超聲科、麻醉科、手術室護理部、介入導管室及設備科多學科會診,作完善的術前準備。
5月28日下午1點,臨泉縣人民醫院介入導管室緊張有序。介入導管室護士長周平將手術必備物品一一清點,落實到位。由于患者術前冠脈CTA顯示前降支病變明顯,心內科主任朱倫華、心內科二病區主任劉洪俊等對患者行冠脈造影檢查示:LAD近中段斑塊浸潤伴血管鈣化、狹窄達90\%,遂行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并術前常規臨時起搏器安置術。待一切準備就緒,由心胸外科主任韓繼彪和副主任杜國蕾在外院專家指導下對患者實施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術中經食管超聲顯示人工瓣膜功能良好。歷經2個小時手術完滿結束,手術順利,患者安全返回心胸外科重癥監護室。
手術前照影檢查
手術后照影檢查
此次手術的成功開展是縣人民醫院多學科密切協作完成的一項技術,凝結了醫護人員的辛勤勞動和默默付出,也標志著醫院在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上取得新的突破!
主動脈瓣狹窄(Aortic Stenosis,AS)是老年人群中常見的心臟瓣膜病。長期以來,外科主動脈瓣置換術(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SAVR)為AS的標準治療方式。然而,至少1/3的患者因其高齡、合并癥、存在手術禁忌等原因無法進行SAVR。2002年,法國的Cribier醫生及其同事成功在人體首次實施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為這類患者帶來了一種新的治療選擇。在過去的10余年中,隨著經驗的積累和技術的改進,越來越多的患者可以從該治療手段中獲益。
(文/心胸外科 杜國蕾 圖/王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