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科醫生妙手取栓 挽救一個家庭的“頂梁柱”
發布日期:2020-07-22 瀏覽次數:9481
6月30日凌晨兩點多,臨泉縣人民醫院急診科收住一急性腦卒中男性患者李某,年齡43歲,以言語不清伴左側肢體偏癱4.5小時入院。
患者頭顱CT顯示左側大腦中動脈M1段高信號,提示急性梗死。NIHSS評分14分。急診送檢血常規、血凝、生化、血糖等。患者在溶栓時間窗內,經溝通、患者家屬同意溶栓治療,給予尿激酶溶栓,溶栓藥物完畢,患者左側肢體偏癱癥狀無明顯改變,左側肢體肌力0級,偏癱完全,根據患者自身情況,患者較年輕,為家庭經濟支柱,愈后情況較差,患者家庭負擔更是雪上加霜。
經過迅速科學評估,神經內科一病區卒中團隊在主任劉立帶領下連夜討論,劉立指出,患者既往有心臟瓣膜病術后,近期自行停藥,此次急性發病,考慮顱腦動脈栓塞、癥狀較重,病情仍有進展加重可能,愈后較差,患者在取栓時間窗,決定行介入動脈取栓治療。在醫師趙高山的帶領下,與家屬充分溝通后行急診顱腦動脈取栓治療。
在介入科、麻醉科的全力配合下,趙高山和醫師趙明義進行導管血管造影術+動脈取栓治療,取出暗紅色血栓,造影顯示血流完全再通,現患者已康復出院。
知識鏈接
腦卒中在世界范圍內已經成為人類致死和致殘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合并大血管閉塞的腦卒中是致殘率及致死率最高的。
取栓治療,為近年來神經科學領域甚至醫學領域最重要的進展之一。醫學的進步,使這個原來醫生們束手無策的疾病,部分患者可能通過機械取栓完全治愈。這是一個被稱為腦梗死取栓治療的新時代。
取栓就是利用取栓器械將堵塞血管的栓子通過介入手段取出的技術。其主要通過抽吸、取栓、碎栓及加強溶栓藥物在栓子局部的滲透作用實現血管再通,與藥物溶栓協同發揮作用。機械取栓的目的是在不可逆的神經損傷之前盡早恢復腦組織血供,挽救尚處于缺血的組織。缺血組織血供恢復的越早,患者的預后越好。
(文/圖 神經內科一病區 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