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群眾辦實事】濃情重陽節敬老健康行——臨泉縣人民醫院開展敬老月系列活動
發布日期:2021-10-14 瀏覽次數:9955
金秋十月,是收獲的季節,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敬老月”。今年的活動主題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樂享智慧老年生活。
今天(10月14日)恰逢農歷九月初九,又是一年重陽佳節。重陽節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長”。自古以來,九月初九就被賦予了“長壽”的含義,金秋送爽,丹桂飄香,為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臨泉縣人民醫院副院長柳兆銀受邀來到臨泉縣人民檢察院參與關愛退休老職工的活動。
活動中,柳兆銀為老人們詳細講解了二十四節氣與健康養生之間的關系以及耳穴保健按摩等保健方法。
課后,柳兆銀和耳穴門診工作人員為老人們進行耳穴保健貼壓。
此次活動的開展,傳播了科學養生、中醫養生的理念,受到了老人們的一致好評,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愿每位老人都健康長壽!
上午,臨泉縣人民醫院積極組織醫務人員到姜子牙文化廣場開展“濃情重陽節敬老健康行”義診活動,針對老年患者常見病、多發病提供義診咨詢服務,為廣大老年患者送健康。
活動現場,來自老年醫學科和內分泌二病區的醫務人員為群眾免費測量血壓,并詳細解答老年人們咨詢的各類健康問題,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疾病、預防疾病。針對老人年體弱容易患病的特點,對老年人的用藥、保健、飲食給予了指導和叮囑。義診現場秩序井然,醫務人員們全程耐心答疑,體貼溫暖地服務讓老人們感到格外親切,收獲贊賞與肯定。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朋友對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增加,他們越來越關心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問題。此次義診活動,臨泉縣人民醫院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老年人的關愛,讓老人們感受到了溫暖和關懷,同時也促進老年人提高健康素養,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健康十條,老人需注意
1、積極認識老齡化和衰老
老年人要不斷強化自我保健意識,學習自我監護知識,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早期發現和規范治療疾病,對于中晚期疾病以維持功能為主。
2、合理膳食,均衡營養
老年人飲食要定時、定量,每日食物品種應包含糧谷類、雜豆類及薯類(粗細搭配),動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類及奶制品,以及堅果類等,控制烹調油和食鹽攝入量。建議老年人三餐兩點,一日三餐能量分配為早餐約30\%,午餐約40\%,晚餐約30\%,上下午各加一次零食或水果。
3、適度運動,循序漸進
老年人最好根據自身情況和愛好選擇輕中度運動項目,如快走、慢跑、游泳、舞蹈、太極拳等。上午10~11點和下午3~5點為最佳運動時間,每次運動時間30~60分鐘為宜。
4、及早戒煙,限量飲酒
戒煙越早越好。如飲酒,應當限量,避免飲用45度以上烈性酒,切忌酗酒。
5、保持良好睡眠
每天最好午休1小時左右。如果長期入睡困難或有嚴重的打鼾并呼吸暫停者,應當及時就醫。如使用安眠藥,請遵醫囑。
6、定期自我監測血壓
測前應當休息5分鐘,避免情緒激動、勞累、吸煙、憋尿。每次測量兩遍,間隔1分鐘,取兩次的平均值。高血壓患者每天至少自測血壓3次(早、中、晚各1次)。警惕血壓晨峰現象,防止心肌梗死和腦卒中;同時應當避免血壓過低,特別是由于用藥不當所致的低血壓。
7、定期監測血糖
老年人應該每1~2個月監測血糖一次,不僅要監測空腹血糖,還要監測餐后2小時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穩定時,每周至少監測1~2次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標應當適當放寬,空腹血糖<7.8毫摩/升,餐后2小時血糖<11.1毫摩/升,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控制在7.0\%~7.5\%即可。
8、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老年人應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如控制油脂、鹽分的過量攝入,適度運動,保持良好睡眠,定期體檢,及早發現冠心病和腦卒中的早期癥狀,及時治療。
9、關注腦卒中早期癥狀,及早送醫
一旦發覺老年人突然出現一側面部或肢體無力或麻木,偏盲,語言不利,眩暈伴惡心、嘔吐,復視等癥狀,必須撥打“120”,緊急送到有條件的醫院救治。
10、重視視聽功能下降
避免隨便挖耳;少喝濃茶、咖啡;嚴格掌握應用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霉素、鏈霉素等)的適應證;力求相對安靜的生活環境。聽力下降嚴重時,老年人要及時到醫療機構檢查,必要時佩戴助聽器。定期檢查視力,發現視力下降及時就診。
關愛老年健康
敬老愛老,從我做起!
(文/圖 耳穴門診、對外醫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