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泉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成功治療一例復雜缺血性腦卒中患者
發布日期:2022-11-09 瀏覽次數:5861
近日,一名40歲男性患者,近兩年頻發頭昏不適,一月前因急性腦卒中發病(右側肢體無力伴言語不能)來到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就診。
一月前內科顱腦MRI提示:顱內多發腔隙性梗塞。左側基底節區梗塞急性期。
腦血管造影提示:雙側大腦中動脈起始段閉塞,右側后交通支開發,后循環部分向右腦代償供血。
科室主任、主任醫師劉金龍帶領科室醫生詳細閱片及詢問病史,考慮本次卒中發病原因基本與影像學資料相符,如不進一步處理,估計后期患者顱內缺血情況會進一步加重,梗塞頻率會逐漸增多及加重,遂收住神經外科。
入科后行顱腦MRI及CTP檢查,提示:雙側基底節區多發腔梗,左側顳葉,側腦室旁及右側小腦、額葉局部低灌注。
相關影像學資料支持此病例診斷及病情評估。患者持續藥物治療無法根本解除病因,因顱內大動脈完全閉塞,介入開通存在困難。現改善患者顱內缺血的唯一治療方案就是行顱內外血運重建術,即:直接顳淺動脈—大腦中動脈血管吻合+間接顳肌貼敷、硬腦膜翻轉 ,并與上級醫院專家線上溝通得到認可。
術后患者無言語及肢體活動等神經功能障礙,術后第二天拔出皮瓣下引流管,下床活動。患者自訴術后較術前感覺頭腦更加清晰,頭痛頭暈消失。
腦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起病急、迅速出現局限性或彌漫性腦功能缺失的腦血管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因此,充分認識腦卒中的嚴重性,提高腦卒中的治療和預防水平,尤其重要。腦卒中患者中缺血性疾病約占75%,出血性疾病占25%,大部分出血性疾病可以得到有效外科手術干預,但缺血性疾病外科干預明顯不足。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對缺血性疾病的外科篩查和治療。
臨泉縣人民醫院從2019年開展顱內外血運重建術至今,已成功完成30余例顱內外血管搭橋手術,以及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病人后期隨訪,腦缺血癥狀明顯改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和提高,神經外科對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外科干預技術已基本成熟,后期仍將繼續努力,為卒中中心得建設添磚加瓦。
(文/圖 神經外科 王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