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泉縣人民醫院胃腸外科成功開展NOSES超低位保肛手術
發布日期:2023-02-06 瀏覽次數:4443
2023年1月26日,臨泉縣人民醫院胃腸外科成功開展一例直腸惡性腫瘤根治新的手術術式:NOSES(I式)+適形切除。手術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專家李永翔教授的指導下,由臨泉縣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主任、主任醫師郭文波和副主任醫師王俊偉密切配合并順利實施,手術更微創,更適合低位直腸癌根治,標志著縣人民醫院胃腸外科的診療水平邁上了新臺階。
據悉,患者74歲,1月前無明顯誘因下間斷排便帶血,伴有膿血便,在家中以“痔瘡”治療,效果不佳,癥狀漸加重,遂至我院胃腸外科就診。既往高血壓病史20余年,腦梗死病史 8年。入院后查:大便隱血陽性,血紅蛋白105g/L,身高:148CM,體重 46kg, BMI:21,胸、腹及盆腔增強CT:兩肺炎癥,右肺結節灶,直腸下段局部增厚,考慮惡性病變。腸鏡:直腸CA,病理提示直腸腺癌。心臟彩超、肺功能等檢查未見明顯手術禁忌。
術前增強CT(箭頭處為腫瘤組織)
術前腸鏡檢查
術前病理
術后病理
明確有NOSES手術指征且無明顯禁忌情況下,于2023-1-26行腹腔鏡下直腸根治術(NOSES(I式)+適形切除術),術后一周患者恢復良好,順利出院。
術后切口
小科普
NOSES手術嚴格遵循無菌和無瘤原則,經肛門置入腹腔鏡保護套至腫瘤上方5cm,用卵圓鉗夾持抵釘座,經肛門保護套內腫瘤的對側滑入直腸近端,至預定切線上方,用切割閉合器切割閉合乙狀結腸。經肛置入卵圓鉗將直腸外翻拉出肛門外。優點具有切口小,術后患者恢復快,是微創手術中的微創手術。
適應癥
1、低位直腸癌或良性腫瘤;
2、侵潤潰瘍型腫瘤,且侵犯腸管小于1/2周;
3、隆起型腫瘤,腫瘤環周徑小于3cm
4、腫瘤下緣距齒狀線2-5cm為宜
禁忌癥
1、腫瘤侵犯腸管大于1/2周;
2、腫瘤環周徑大于3cm;
3、粘液腺癌或印戒細胞癌,且術中無法明確腫瘤下緣的;
4、BMI大于35
(文/圖 普外二 任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