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醫藥事】高警示藥品碘海醇注射液有關注意事項
發布日期:2023-02-16 瀏覽次數:9232
碘海醇注射液是一種非離子型水溶性造影劑,為無色至淡黃色的澄明液體,由于具有低滲透性、密度低、毒性低、耐受型好等優點,在臨床上廣泛用于血管造影、頭部及體部CT增強造影等。但是在使用時需要關注有可能發生腎病、過敏反應等不良反應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
1、如何預防碘海醇腎病
碘海醇在腎小管和集合管被高度濃縮,24 小時內幾乎全部以原狀從尿液中排出,而腎臟又是全身血流量最多的器官,因此需要特別關注已有腎功能損害和糖尿病及脫水病人,對他們的危險性較大。碘海醇對腎臟的毒性包括直接的化學毒性、滲透壓及其他因素引起的血液動力學紊亂、繼發的腎小管梗阻、腎結石等。
在用藥前后患者必須保證體內有充足的水份,給予充分的補水已成為預防碘海醇腎病的基礎措施。通過靜脈注射0、9%氯化鈉溶液進行水化可以有效的減少碘海醇腎病的發生,如有必要,可在檢查前由靜脈維持輸液直到碘海醇從腎臟清除。
低滲性以及等滲性碘海醇使腎病的發生率降低。在臨床診斷、治療需要的基礎上應盡可能少用碘海醇,延遲重復的造影檢查直到腎功能恢復到檢查前水平。
進行造影之前,停用腎毒性藥物至少24小時。避免使用甘露醇和利尿劑,尤其是袢利尿劑。
2、如何降低過敏反應的發生
碘海醇的過敏屬于變態反應,與劑量及濃度無明顯關系。臨床表現為麻疹、眼瞼水腫、呼吸困難、喉痙攣、嚴重者驚厥、休克甚至昏迷等。這些反應可能是碘海醇與機體的免疫球蛋白E抗體反應以及刺激肥大細胞并可導致一些介子的釋放有關。
由于預試驗對過敏反應預測的準確性極低,以及預試驗本身也可能導致嚴重過敏反應。因此,在使用本品之前,應詢問患者對含碘對比劑過敏反應史及其他過敏史,檢查室應配備急救設備、藥品。
在使用碘海醇前,患者需要注意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多飲溫水,以便加速體內藥物排泄,避免頻繁的使用碘造影劑,在兩次造影間隔時間最好為 2周以上。
3、需要注意哪些呢?
首先是在整個檢查過程中應始終保持靜脈輸液通路暢通,在使用碘海醇后,藥物會殘留于臂靜脈一段時間,建議注射后即以適當體積(20~25 ml)氯化鈉注射液或 5% 葡萄糖水溶液沖洗靜脈,以防碘海醇外滲。如有紅腫外滲情況,可能會引起局部的疼痛和水腫,常規處理方法為立即停止注射,留原針頭盡可能的抽吸外滲藥液,間斷局部冰塊冷敷,抬高患肢,幾日后紅腫會消失。
其次為防止乳酸性酸中毒,在對使用二甲雙胍的糖尿病人,必須停用二甲雙胍并在48小時內不能恢復用藥。
最后在使用前將碘海醇加溫至37℃可降低粘稠度,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在使用碘海醇后,病人應至少觀察30分鐘以上,因為大多數的嚴重不良反應發生在這段時間。不過,仍有發生延遲反應的可能。
4、總結
碘海醇作為高警示藥品,在使用前既要考慮它的診斷、治療價值,也不能忽視它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應詢問患者是否有腎功能異常,是否藥物過敏史,是否服用二甲雙胍等。應該對每一個患者進行益處和風險的全面評估,按照規范化流程對接受碘海醇的患者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盡可能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維護用藥安全。
供稿:朱順
校對:劉啟迪
主編:肖洪敏
- 上一篇:懷孕產檢全過程,安全度過妊娠期
- 下一篇:正確認識“牛皮蘚”,擺脫“銀”影開啟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