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產檢全過程,安全度過妊娠期
發布日期:2023-02-24 瀏覽次數:3657
根據妊娠各階段的生理變化特點,一般將妊娠分為3個階段:妊娠頭3個月,即妊娠12周末之前,稱為早期妊娠;妊娠中期的4個月,即妊娠13~27周末,稱中期妊娠;妊娠最后3個月,即妊娠28周之后,稱晚期妊娠。
0~5周
確定正常宮內妊娠
月經周期穩定的育齡期婦女如月經過期10天左右就要懷疑自己是否懷孕了,可以先去藥店買早孕試紙自行測試。也可以到醫院做尿檢或血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檢查,如果需要抽血檢查,千萬要查甲狀腺功能及血糖。這期間如有腹痛、流血或既往有異位妊娠病史的需要超聲波檢查,大致能看到胚囊在子宮內的位置及胚胎數以確定是否雙胎,若未看到,要繼續檢查排除異位妊娠即宮外孕。
6~8周
異常癥狀及檢查
開始出現惡心、嘔吐、胃口不佳等情形,要少量多餐,如果不能進食或進食后嘔吐、小便少、色黃、乏力、發熱等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排除妊娠劇吐;此時做超聲,應該能看到卵黃囊或胎兒心跳,妊娠反應明顯還看不到的要慎重繼續檢查。
9~13周
第1次正式產檢,建立母子健康手冊
建議孕11周前檢查進行第1次產檢,主要包括:問診(此次妊娠情況如末次月經、月經周期、妊娠反應,其他有無疾病史如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手術史,既往妊娠孕期分娩期分娩后情況等,這些問題一定要據實告訴醫生);量體重和血壓;身體各個部位檢查;心電圖;化驗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感染病檢查、肝功能、腎功能、血型、電解質、凝血功能、甲狀腺功能等。同時辦理 “孕婦健康手冊”,主要就是登記產婦基本信息。
9~20周
第2次產檢,唐氏綜合征篩檢(此時開始每4周檢查1次)
孕9~13周、15~20周孕婦每次須做唐篩檢查,孕11~13+6周NT超聲檢查,提醒一下現在的孕中期排畸超聲一定要在做NT時提前預約好,稱體重、量血壓、查子宮大小及寶寶胎心音等。若年齡在35歲以上,建議在16~18周做唐氏綜合征篩檢,40歲前可選擇無創DNA檢查,風險高的應安排做羊膜穿刺行產前診斷。
17~20周
第3次產檢,詳細超聲檢查。即排畸超聲檢查
主要看胎兒外觀發育是否有較大問題,醫師會仔細量胎兒的頭圍、腹圍、大腿骨長度及檢視脊柱是否有先天性異常。最令準媽媽期待的首次胎動,約在18~20周出現(記得孕26周后要密切關注胎動啊)。其他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檢查等。
21~24周
第4次產檢,查妊娠糖尿病
大部分妊娠糖尿病檢查是在孕24周開始做的即75g葡萄糖試驗,其他要復查血常規、尿常規等。如果查出患有妊娠糖尿病,要采取飲食及注射胰島素來控制,不可使用口服降糖藥,以免影響胎兒。現在各家醫院都有孕期營養門診,一定要涉足聽取專業醫生的飲食指導。
29~32周
第5次產檢,檢查是否有水腫(孕28周后)
此時起,產檢是每兩周檢查一次,為孕婦檢查是否有水腫現象。如果檢查時發現孕婦血壓偏高,又出現蛋白尿、全身水腫等情況,要多加留意,以免有子癇前期的危險,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要復查1次。
33~35周
第6次產檢,評估胎兒體重
到孕34周,建議做一次詳細的超聲檢查,評估胎兒體重及發育狀況,并預估胎兒至足月生產時的重量,若發現胎兒體重不足,應多補充營養物質。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凝血功能,如果分娩次數多或胸悶不適的需要心臟超聲檢查。
36周
第7-9次產檢,為生產做準備
36周始,孕婦已接近生產日期,此時產檢以每周一次為原則,并持續監視胎兒狀態包括每周一次胎心監護和孕婦自數胎動。此時孕婦可開始準備入院用品。孕37周后還需檢查一次血常規、尿常規等,評估有無貧血狀態為分娩做準備。
37周
分娩前,注意臨產征兆,準備生產。
隨時注意胎兒及自身情況,腹部發硬、尿頻嚴重、胎動減少、陰道血性分泌物等都是臨產征兆,破水時馬上平臥,急送醫院。到醫院后醫生會進行胎心監護、B超檢查,了解羊水及胎兒在子宮內的狀況,若超過41周還沒有分娩跡象,孕婦應考慮住院催產,逾期越久,胎兒將面臨缺氧危險。
產檢時間提醒
1、孕11周前,第一次產檢
領取孕婦健康手冊。以后從孕13周開始則每四周檢查1次,孕28周以后則每兩周檢查1次,孕36周后每周檢查1次,直至分娩。但是,如果在妊娠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到醫院檢查,不要等到規定的時間。
2、重視孕前檢查
有很多人誤以為產檢和孕檢是一回事,孕檢包含了孕前的檢查和孕期檢查,孕前檢查主要側重于檢查孕婦是否正常,有沒有什么疾病和家族遺傳性疾病,是否可以懷孕等。孕期檢查則主要是對媽媽身體的檢查,看看懷孕過程中媽媽的身體是否正常和寶寶的發育狀況等。
(供稿:婦產科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