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換心門!臨泉縣人民醫院心內科成功開展TAVR手術!
發布日期:2023-06-25 瀏覽次數:7620
6月15日,在阜陽市人民醫院寧彬主任指導下,臨泉縣人民醫院心內科朱倫華主任團隊為一例重度主動脈狹窄患者成功開展主動脈瓣膜置換術。這是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聯合麻醉科、影像科、導管室等多學科協作完成的第一例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該技術是當前國際上治療主動脈瓣重度狹窄的最先進的微創技術,臨泉縣人民醫院心內科在結構性心臟病診療水平方面邁入了同級別醫院領先行列,今后將為更多的心臟瓣膜病患者帶來“心”希望!
患者為一名78歲的老太太,因“活動后胸悶氣喘10年余再發加重3天”入院,心臟彩超提示:主動脈瓣重度返流,左心、右房增大階段性室壁運動減低,二尖瓣中量返流,三尖瓣少量返流,肺動脈高壓,少量心包積液。經過心內科專家團隊的綜合檢查和輔助診斷,確診為主動脈瓣重度狹窄,僅通過藥物治療只能暫時緩解癥狀,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患者生活質量下降,有發生猝死的風險,需要盡早進行主動脈置換手術。術前,經過心內科專家團隊討論:患者高齡、心衰,一般狀況差,不具備外科開胸換瓣的條件,準備行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手術在阜陽市人民醫院寧彬主任指導下,歷經5個小時順利完成。
手術團隊密切配合,精準定位
術中,首先對患者進行冠脈造影檢查,冠狀動脈血管未見明顯狹窄;然后經右側頸內靜脈入徑放置臨時起搏器導管于右心室心尖部,保障患者安全;再經右側股動脈路徑植入鞘管,最終瓣膜成功釋放定位于原主動脈瓣環,竇底造影提示左右冠脈血流無受累。超聲提示主動脈瓣位置良好,未見明顯瓣周漏,測試跨瓣壓差<10mmHg,手術效果滿意!患者術后恢復良好,避免了開胸的風險和痛苦,術后胸悶、氣喘癥狀也明顯減輕,患者及家屬對手術非常滿意。
一、什么是主動脈瓣狹窄?
主動脈瓣狹窄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多見于高齡群體,發病率一般為5%左右。該病可由瓣膜鈣化、先天畸形、風濕性心臟病等病變引起。在發病之初可無癥狀,但是隨著瓣膜狹窄加重,會減少血液從心臟流到主動脈,從而引起外周供血不足以及心臟負擔過重,會出現呼吸困難、心絞痛、暈厥等癥狀。而一旦出現臨床癥狀,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若不及時干預,平均生存期限在2 ~ 3 年左右。癥狀明顯的主動脈瓣重度狹窄患者,猝死的發生率也非常高,因此主動脈瓣重度狹窄的患者確實需要及時進行干預治療。傳統的外科主動脈瓣置換術,創傷較大,對于高齡、肝腎功能不全、糖尿病等患者,手術風險較高。
二、什么是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又稱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TAVI),是指將組裝完備的人工主動脈瓣經導管置入到病變的主動脈瓣處,在功能上完成主動脈瓣的置換。TAVR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微創手術,手術過程非常精密,通過影像導航技術為患者進行主動脈瓣置換,相對于傳統的開胸手術來說,TAVR是非常安全和有效的,目前已成為老年主動脈瓣狹窄患者的一線治療手段。
心內科簡介
臨泉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成立于2006年,是臨泉縣人民醫院重點學科,位于臨泉縣人民醫院南區2號樓8、9樓,床位146張,設置CCU床位12張,科室現有醫生26名,均本科以上學歷,其中正高職稱3名,副高職稱6名,中級職稱11名,碩士研究生3名。
臨床常規開展心血管常見病、多發病及心血管危急重癥診療工作,對急性心肌梗塞、心絞痛、各種心律失常、急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壓急癥、心臟驟停等有較高的診斷及治療水平。
科室醫療設備先進、齊全,擁有64導電生理儀、射頻消融儀、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儀,波科血管內超聲,冠脈內旋磨治療儀,Carto磁導航三維標測系統,雅培FFR檢測儀,飛利浦除顫儀等先進大型精尖設備。
1、高血壓、慢性心衰、冠心病等慢病管理及規范化治療;
2、急性心衰規范化救治;
3、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規范化治療;
4、各種心律失常的規范化治療;
5、主動脈夾層、肺栓塞的救治;
6、冠脈造影檢查及介入治療;
7、臨時、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植入術(ICD)、心臟再同步化治療(三腔起搏器植入術);
8、室上速、室早、特發性室速、房速、房撲、房顫等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治療。
9、先天性心臟病:如卵圓孔未閉,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介入封堵術;
10、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學消融治療,及瓣膜病介入治療等。
特別是2019年10月,醫院成功通過胸痛中心總部現場審核成為國家標準版胸痛中心,科室介入醫生24小時待命,隨時為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胸痛患者提供及時優質的救治服務,使我院急性心梗死亡率顯著下降,急性心梗患者痊愈后心衰發病率明顯下降,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咨詢熱線:0558--3962320/3962360
(文/圖 心內一 王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