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識病情 |急診醫學科精準快速診斷一例罕見左頸總動脈夾層患者
發布日期:2024-02-23 瀏覽次數:2100
頸部動脈夾層是指頸部動脈內膜撕裂導致血液流入其管壁內形成壁內血腫,繼而引起動脈狹窄、閉塞或動脈瘤樣改變,發病率(2.6-3.0)/10萬,可繼發腦梗死、顱內出血等損害,對患者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近日,臨泉縣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精準快速診斷一例罕見左頸總動脈夾層患者,保障患者快速收治,為患者搶救贏得寶貴時間。
2月20日凌晨1點左右,急診醫學科急診接診一位33歲男性患者,主訴“左側胸部、頸部、牙部疼痛3小時”,疼痛從下向上蔓延,且蔓延至背部,接診醫護快速評估患者意識狀態、心率、血壓、呼吸、指脈氧等,完善心電圖、心梗三合一、胸部CT平掃、血檢,盡可能尋找能夠支持“排除或發現”急性冠脈綜合征、主動脈夾層、氣胸、肺動脈栓塞四大高危胸痛的證據,然而初步的結果并不如人意,血常規、生化、凝血功能(包括D二聚體)正常,胸部CT平掃基本正常,雖然患者疼痛并不劇烈、動脈夾層證據不充分,除外疼痛無其他癥狀,考慮患者疼痛性質、部位,值班醫生緊急聯系血管外科醫生,在和血管外科醫生探討后,告知患者及陪護病情,進步完善動脈CTA,發現左頸總動脈雙腔影,診斷左頸總動脈夾層,并予以及時的初步治療,早期的正確診斷為患者避免了不必要的損害。
該例疾病的診斷是偶然又非偶然,偶然在罕見,非偶然是因為科室嚴格的制度和良好的學習氛圍,科室醫生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外,還在不斷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對疾病的認識;通過學習,提高認識,近3年科室在急門診已明確診斷200余例主動脈夾層。也正是因為急診醫學科醫護人員的職業敏感性與靈活的臨床思維能力,才能快速精準地診斷,有效降低了動脈夾層患者的死亡率。
急診工作考驗一個人的體力、耐心、細心、知識面,考驗一個團隊能力和協作精神,急診醫學科全體醫護一直以飽滿的熱情、良好的體力、十分的耐心和細心去迎接每天的工作,為全縣的健康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文/圖 急診醫學科 于賀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