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下肢冰涼、劇烈疼痛——警惕下肢動脈栓塞
發布日期:2024-04-30 瀏覽次數:3168
4月29日下午,血管外科為一位90歲高齡的老太太急診行左下肢股動脈切開取栓+球囊擴張術,手術順利,效果滿意。
患者隨家人在浙江打工,因突發左下肢冰涼、劇烈疼痛就診于杭州某家市級醫院,后輾轉來到縣人民醫院。入院體檢發現患者左小腿以下皮溫冰涼,特別是左足趾頭皮膚顏色蒼白,足背動脈搏動摸不到。追問病史,患者有房顫病史。診斷為:左下肢動脈栓塞。
診斷明確后,完善相關檢查及術前準備,科室主任、主任醫師劉義杰緊急組織科室醫護人員討論,并請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骨手外科、腎內科、麻醉科等相關科室進行多學科會診,制定手術方案、分析手術風險及并發癥,提出預防措施。考慮患者突發下肢動脈栓塞,皮膚蒼白,有下肢壞死、截肢風險,甚至危及生命。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并取得患者家屬的同意與理解,于當天下午1點緊急在DSA下行手術治療,在導管室等工作人員的密切配合下,進行股動脈切開取栓術+球囊擴張術,血栓取出后下肢血流立即恢復正常,老太太的左腿皮膚溫度逐漸恢復正常,疼痛明顯好轉,成功保住了老太太的左下肢!
下肢動脈栓塞是臨床急癥,發病急,危害大,下肢動脈缺血可以在短時間內引起下肢肌肉、神經、皮膚、骨骼等出現不可逆的壞死,出現疼痛、麻木、蒼白、無脈、感覺異常等征象,截肢機率非常高,需要立即緊急手術。所以,當突發下肢疼痛、麻木、皮膚色澤和溫度的改變時,尤其是伴有心房顫動、血栓病史等高危因素的中老年病人,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血管外科診治疾病范疇:除了心、腦血管疾病之外的外周血管病變,包括外周動脈和外周靜脈疾病(含淋巴疾病)兩大類,診療手段有藥物、血管介入和開放手術等。
一、動脈疾病:胸腹主動脈夾層、胸腹主動脈瘤、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急性動脈栓塞和血栓形成、糖尿病足、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頸動脈狹窄、鎖骨下動脈狹窄、椎動脈狹窄、腎動脈狹窄、頸動脈體瘤、雷諾綜合征等。
二、靜脈、淋巴疾病:下肢靜脈曲張(“老爛腿”)、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肺栓塞(PE)、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后綜合征、慢性靜脈功能不全、髂靜脈壓迫綜合癥、布加綜合征、精索靜脈曲張的介入治療、盆腔淤血綜合征的介入治療、肝硬化-腹水-門靜脈高壓TIPS治療等;肢體淋巴水腫性疾病。
三、其他介入治療類疾病:肝、腎、甲狀腺及體表囊腫(包括腘窩、腱鞘囊腫)的介入治療等;各部位血管瘤,靜脈畸形等;尿毒癥血透通路的建立及維護;靜脈輸液港的植入及維護等。
門診位置:南區門診二樓 電話:0558-3961722
病房位置:南區1期住院樓13樓
(文/圖 血管外科 劉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