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臥床老人胃管更換怎么辦? “互聯網+護理服務”幫您排憂解難
發布日期:2024-05-02 瀏覽次數:1806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進程加快,上門為居家患者開展延續護理成為剛性需求。為進一步滿足患者多方位、多層次的健康需求,由臨泉縣人民醫院建設的“互聯網+護理服務”平臺于今年推出許多護理服務項目,線上下單后,平臺即派出經驗豐富的護士提供優質上門護理服務。
2024年4月30日中午1點多,康復醫學科護士長李曉慧接到一位更換胃管的通知。電話聯系溝通后,得知一位79歲王奶奶因腦出血后遺癥不能吞咽,由于大腦萎縮面積大,認知存在很大的問題,現家中長期臥床,家人為老太太翻身的時候,手沒固定好,胃管被拔出。由于腦出血后遺癥導致下肢不能活動,腦萎縮導致語言缺乏行為極其不配合,不能坐輪椅,只能用平車送往醫院,給家人造成了極大的困難。“慶幸醫院開展護理到家服務,幫家人解決很大困難,節省時間不用醫院和家里來回奔波,最重要是不用折騰老人”,家人熱情地跟李曉慧交談。通過溝通,了解到患者中午還沒吃飯。李曉慧早早從醫院出發,拿好備用物品趕往患者家里。
抵達患者家中后,李曉慧立刻拿出自己的工牌,家屬很親切地說“不用啦,我們都知道,你們是最專業的,太感謝啦!”李曉慧聽著心里頓時感覺很親切。見到王奶奶,首先評估患者的基本情況,根據患者情況,開始進行專業的護理服務:留置胃管,首先給家屬介紹留置胃管是侵襲性操作,以及操作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家屬認真聽著,表示理解,給予簽署知情同意書。
在患者家中穿戴好帽子、隔離衣后,準備好用物,李曉慧為王奶奶進行胃管植入,整個植入過程很順利,將胃管二次固定好后,對王奶奶全身情況進行查看了解。李曉慧發現家屬對長期留置胃管知識方面欠缺,因此針對現有的問題給予家屬指導。老人還帶有尿管,尿液混濁每日飲水量不夠,需適當加大飲水量保證每日2000ML,還指導家屬將尿管固定在大腿內側并定時定期觀察皮膚變化及時更換。同時加強皮膚護理,每日要擦洗皮膚,定時翻身拍背,適當加強下肢關節被動鍛煉,動作要輕柔勿暴力等等的康復護理指導。護理人員帶去的不僅僅是專業、便捷高效的護理服務,還有相關的科學護理知識。“你們一來我心里就感覺踏實、溫暖”患者家屬真摯地說。
為確保居家護理的服務質量,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安全,護士第一天還對患者進行隨訪。此外,平臺還專門設有評價渠道,方便患者與護理人員交流、反饋。
“互聯網+上門服務”以患者需求為中心,讓患者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專業便捷的醫療服務,減少了往返醫院的奔波與不便,進一步優化了醫療體驗,推動優質護理資源下沉,讓規范的護理服務走進千家萬戶,增強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上門服務結束后,李曉慧踏上回程的路,雖然天空下著瀝瀝細雨,但病人家屬一定感受到了陽光般的溫暖,從此無論酷暑寒冬還是春暖秋涼,網約護理服務將永遠溫暖病人的心靈。
(供稿/康復醫學科 李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