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介入】坐骨結節囊腫不用愁 血管外科囊腫介入硬化治療為您解憂
發布日期:2021-07-29 瀏覽次數:12263
坐骨結節囊腫是一種常見病,多發于體質瘦弱而久坐工作的中老年人,臀部脂肪減少,摩擦、擠壓經久勞損而引起局部炎癥,故又稱“脂肪臀”。兒童可因蹲挫傷引起(常說的摔屁墩)。沒有治療或治療不當,分泌物增加繼而形成囊腫。
近日,臨泉縣人民醫院血管外科成功為一名老年患者開展坐骨結節囊腫介入硬化治療。
一名80歲女性患者,臀部包塊數年,反復至多家醫院就診,考慮患者年齡大,身體素質差,心肺功能不能耐受麻醉與手術,均未予以手術治療。近日,患者感到臀部包塊疼痛,且不能平坐,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強烈要求手術,遂到縣人民醫院就診。血管外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劉義杰邀請相關科室會診后,綜合考慮患者病史、年齡、身體素質及要求等各項因素,于7月26日下午為患者在局麻下行囊腫介入硬化治療。術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動,走回病房。目前患者恢復良好,無任何不適,避免了傳統的手術帶來的巨大損傷及多發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單純性囊腫為腫瘤樣病變,非真性腫瘤。囊腫硬化治療源于腫瘤的消融術(Tumorablation),由硬化劑(蛋白質凝固誘導劑)介導的消融術,又稱化學消融(Chemoablation)。該技術主要由超聲、X射線引導下,完成經皮囊腫穿刺,直接抽吸或置管引流囊液,聯合硬化劑的囊內釋放,消融囊壁內襯細胞,滅活分泌囊液功能,使得囊腫逐漸縮小~閉塞,達到相應的癥狀改善。消融術中有硬化劑沖洗和囊內保留兩種方法,歐美則以后者治療方法為主。巨大囊腫,常用經皮囊腫造口、置管外引流術,有利排空囊液和反復囊內硬化劑消融,確保療效。囊腫硬化治療技術特點為微創、可重復性好。
科室診療范圍:
臨泉縣人民醫院血管外科成立于2018年9月份,是外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主要針對除腦血管、心臟血管以外的外周血管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
一、動脈疾病
(1) 擴張性疾病:動脈瘤、夾層動脈瘤、假性動脈瘤。
(2) 缺血性疾病:動脈硬化閉塞癥、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栓塞、頸動脈狹窄癥、腸系膜血管病變。
二、靜脈疾病
(1) 倒流性疾病:下肢靜脈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靜脈曲張。
(2) 回流障礙性疾病:下肢深靜脈血栓、布加綜合癥、Cockett綜合征、靜脈血栓后遺癥。
三、其他
(1)動靜脈瘺
(2)血管畸形
(文/圖 血管外科 劉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