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項目】臨泉縣人民醫院檢驗科PCR實驗室開展六項呼吸道病原體核酸檢測
發布日期:2023-12-11 瀏覽次數:3256
呼吸道感染是指病原體感染人體的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或肺部,表現為發熱、流涕、鼻塞、咽痛、咳嗽、頭痛等癥狀,具有感染力強、潛伏期短、發病急、傳播快等特點,嚴重危害人類健康。不同的呼吸道病原體可以引起相似的臨床癥狀,但治療方法和預后不同。為快速精準鑒別呼吸道感染病原體的類型,滿足患者診療需求,臨泉縣人民醫院檢驗科PCR實驗室新開展六項呼吸道病原體核酸檢測。
1、呼吸道感染的復雜性
2、呼吸道病原體的檢測方法
核酸分子檢測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以特異的病原體的核酸序列為檢測靶標,對痰、鼻咽拭子洗脫液中的病原體進行檢測。分子檢測有高特異性、高靈敏度以及簡便快速的特性,能夠快速精準識別病原體種類。
3、六項呼吸道病原體核酸檢測內容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甲、乙型是一種RNA病毒,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體。它會造成人和動物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通過空氣迅速傳播,在世界各地常會有周期性的大流行。人流感病毒分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傳播快、致病性強、危害較大。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一種RNA病毒,引起病毒性肺炎的最常見病原。多見于三歲以下的嬰幼兒,主要癥狀有高熱、鼻炎、咽炎及喉炎,以后表現為細支氣管炎及肺炎。少數病兒可并發中耳炎、胸膜炎及心肌炎等。成人和年長兒童感染后,主要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
腺病毒(Adenoviruses,Adv)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感染癥狀為主,包括高熱、咳嗽、咽喉痛,少數可發展為重癥肺炎。
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 HRV)在成人主要引起普通感冒,而在嬰幼兒和兒童,除上呼吸道感染外,還可引起支氣管炎和支氣管肺炎、急性哮喘等疾病。
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 MP)是社區獲得性肺炎的常見病原體,MP感染后可引起支原體肺炎。主要經飛沫傳染,潛伏期2~3周,發病率以青少年最高。臨床癥狀較輕,大多數患者只有頭痛、咽痛、發熱、咳嗽等一般的呼吸道癥狀;少數會持續高熱不退,劇烈咳嗽,病情發展快,短時間內出現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性障得等危重癥表現。
4、六項呼吸道病原體核酸檢測的臨床意義
針對性強:覆蓋常見病毒或細菌病原體,同時小聯檢避免過度檢測,浪費醫療資源和減少檢測收費
識別期早:直接核酸檢測,無免疫窗口期,病原體最早識別
防止漏檢:多項病原體聯檢、靈敏度高、避免混合感染的病原體漏檢
時效性高:多重PCR技術,一次快速辨別多種病原體
操作簡單:操作簡易,核酸自動提取快速PCR反應
5、適用科室及人群
兒科/新生兒科:不明原因發熱的患兒、疑似感染的鑒別診斷。
急診科:懷疑感染或不明原因發熱患者的鑒別診斷。
呼吸科:呼吸系統感染的鑒別診斷、治療監測、抗生素使用。
重癥監護室(ICU):膿毒血癥的診斷、治療效果監測等。
血液科:是否感染引起的發熱、白細胞異常的鑒別診斷。
風濕免疫科:自身免疫性疾病與感染的鑒別診斷。
腫瘤科:放療、化療后是否感染引起的發熱的鑒別診斷。
全科醫學:懷疑感染或不明原因發熱患者的鑒別診斷
其他科室:呼吸道感染或不明原因的發熱的鑒別診斷
6、樣本采集
患者可根據就診需求,由醫生開具醫囑:六項呼吸道病原體核酸檢測,采集鼻、咽拭子后即可檢測,采集方法同新冠核酸(使用病毒采樣管及一次性使用采樣拭子)。
南區門診采集地點:1號樓一樓大廳一站式服務站 分診/導醫臺
報告時間:正常上班時間均可采樣送檢。
12點之前送檢,下午15:00之前可取報告;
12點之后送檢,第二天下午15:00可取報告。
(文/圖 檢驗科 曹兵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