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醫科普】痛!痛!痛!你可能得了痛風!
發布日期:2024-03-22 瀏覽次數:1290
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痛風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據統計,我國痛風患者平均年齡為48.28歲(男性47.95歲,女性53.14歲),逐步呈現年輕化趨勢,男女發病比例為15:1,超過50%的患者為超重及肥胖,嚴重影響我國人民的生活質量及身體健康,給患者和社會帶來沉重經濟負擔,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公共健康問題。目前現有的醫療技術.不能夠完全逆轉痛風的結局,因此,盡早識別及篩查痛風高危人群并對其進行早期干預及治療,對于控制痛風患者的病情進展非常重要。
什么是痛風?
痛風是因體內尿酸生成增多,和/或尿酸排泄減少導致血尿酸升高,長期的高尿酸血癥使得單鈉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以及周圍組織和腎臟,介導自身炎癥反應的產生及關節形態改變的一種代謝性風濕性疾病。其臨床特征為血清尿酸升高、反復發作性急性關節炎、痛風石及關節畸形、腎臟病變等。
為什么會得痛風?
痛風簡單來說是腎臟排泄尿酸減少引起,常見有二大病因引起,一、生理學原因,1.不良的飲食習慣:2.長時間熬夜:3.身體過于肥胖。二、病理性原因,1.高血壓:2.高血糖3.長時間服用呋塞米、氫氯噻嗪、阿司匹林、吡嗪酰胺等藥物引起 4.慢性腎功能不全、血液病、腫瘤等。也有部分病人可能是由遺傳引起。
痛風有哪些癥狀?
痛風的癥狀通常包括關節損傷癥狀、腎臟損傷癥狀以及其他癥狀等。
一、關節損傷癥狀:
1、關節疼痛:主要表現為膝關節、腕關節或者腳踝關節等關節皮溫升高、發紅、疼痛癥狀。
2、關節僵硬、變形:若長期關節疼痛不進行及時治療,長時間可能引起關節畸形且變性。
二、腎臟損傷癥狀:
1、排尿異常:可能會出現夜尿增多、尿頻等癥狀。
2、尿酸性腎結石:尿酸增多可能會使腎小管內出現大量尿酸結晶,引起尿酸性腎結石。
三、其他癥狀:
如果痛風引發了痛風關節炎,炎癥物質可能會刺激體溫調節中樞,繼而引起發熱癥狀。
痛風怎么預防?
預防痛風的方法主要有三點,一是要做好飲食管理,包括減少高嘌呤食物攝入、限酒戒酒、多喝水、多吃新鮮果蔬等;二是做好日常生活管理,包括保護關節、規律作息、適量運動等;三是要定期檢查,及早發現血尿酸波動并及早治療,從而預防痛風發作。
痛風怎么檢查出?
痛風診斷往往依靠臨床癥狀及相關檢查才可以診斷出,一、臨床癥狀:
主要表現為關節區紅腫熱痛等。二、相關檢查:1、尿酸測定:若血液中尿酸值高于正常水平。2、影像學檢查:超聲或CT檢查,觀察關節部位是否有尿酸鹽結晶,有尿酸鹽結晶時可以診斷為痛風。
痛風可以治療嗎?
痛風并不存在最佳的治療方法,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通過日常護理、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進行治療。
1、日常護理:日常飲食以低嘌呤食物為主,如土豆、大米等,避免食用高嘌呤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等。同時需要多喝溫開水,能夠加快體內的尿酸排泄。
2、藥物治療:痛風急性期患者可遵醫囑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緩解臨床癥狀,如塞來昔布膠囊、依托考昔片等。如果處于病情的間歇期,患者可遵醫囑服用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或者促進尿酸排泄類的藥物進行治療,如復方別嘌醇片、秋水仙堿片、非布司他等。另外患者可短期應用激素等藥物治療。然而不同的藥物不良反應及禁忌癥不同,有的不良反應較重,具體痛風患者要吃什么藥,還得聽專科醫生的建議。
3、手術治療:如果體內痛風石影響關節的功能或壓迫神經,造成關節手腕活動受限,可選擇手術剔除痛風石緩解癥狀。
如果懷疑自己患有痛風,建議及時前往醫院風濕免疫科就診,盡早規范治療。
臨泉縣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門診位于門診五樓
門診電話:3960807
歡迎前來咨詢就診!
(供稿/風濕免疫科 周威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