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天連闖難關!出生體重900g,胎齡26周早產兒順利出院
發布日期:2024-05-28 瀏覽次數:2735
2024年1月4日凌晨,懷孕26周的柴女士出現了“胎膜早破”頻繁的宮縮,出于安全考慮不得不提前終止妊娠。在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團隊護航下,體重僅僅900g的曉一(化名)出生了。
胎齡26周,體重900g,全身皮膚呈透明膠凍樣,身體只有成人的巴掌大,胳膊與成人的大拇指一樣粗細。呼吸微弱,皮膚青紫,心跳緩慢,在產房經過短暫的復蘇搶救后緊急轉入新生兒科重癥監護室(NICU)。
“孩子剛出生我只看了一眼,感覺特別揪心,家里人都很緊張,甚至有點近乎絕望。”孩子的父親說道,“但是我們曾經看到過臨泉縣人民醫院成功救治990g早產兒的文章,我們相信醫生的技術,我們更相信孩子的堅強!”
救治難度非常大!但是作為臨泉縣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在科主任郭倩的帶領下,新生兒科的醫護人員們有信心更有能力完成挑戰。
一到NICU,曉一就開始氣管插管連接呼吸機,經氣管內滴入固爾蘇補充肺表面活性物質,經驗豐富的護士找到細如發絲的血管,一針見血,迅速建立了靜脈通道。隨后在臍靜脈處成功置入了一條珍貴的“生命通道”——臍靜脈導管,為曉一提供營養和輸注治療藥物。
超早產兒的身體各器官發育不完全,肝腎功能不成熟,多20毫升水、少20毫升水對于孩子來講都是很大的變化。脆弱的大腦就像“水豆腐”一樣經不起晃動,所以每一項操作都要輕柔而謹慎,用藥、喂養、擦拭身體也必須再三小心。盡管如此,由于宮內感染和早產兒免疫力低下,曉一還是出現了凝血功能異常、新生兒肺炎、新生兒敗血癥,檢查白細胞明顯升高,血小板一度下降至30*109/L,讓本就脆弱的曉一命懸一線。可是家屬的信任給了醫生極大的支持,新生兒科醫護團隊拼盡全力最終將孩子從死神手中搶了回來。經過精細化的呼吸、循環管理,在NICU全體醫護人員和家屬的齊心協力下,曉一一路披荊斬棘,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寶寶早產了,曉一的媽媽柴女士非常內疚自責,加上生產完后體內激素水平劇烈變化,出現了焦慮抑郁情緒。當孩子的病情穩定后,媽媽終于可以來醫院見到寶寶,參與袋鼠式護理。在林琳護士長的指導下,新手媽媽柴女士學會了如何科學護理早產兒,躺在媽媽溫暖的懷抱里,曉一恢復的更快了,停掉了氧氣,拿掉了胃管,各項指標都在逐漸趨于正常。
住院治療80天后,體重增長到2300g,曉一順利出院!
早產兒屬于高危人群,不少超早產兒有比較高的風險存在一些慢性疾病,如肺發育不良、聽力視力、神經發育、營養狀況等,需要長時間的預防與管理,所以出院后的定期隨訪至關重要。不僅要讓早產兒活下來,更要追趕性生長,達到同齡寶寶生長發育標準,活得更有質量。
為幫助早產兒從醫院向家庭順利過渡,新生兒科為曉一建立了健康管理檔案,開展定期隨訪和指導,提供早產兒保健服務,內容包括:體格生長監測與評價、營養狀況評估、神經心理行為發育監測和評估、視網膜病(ROP)篩查、異常情況的早期識別和處理等,直至實際年齡滿24月齡。
在家屬的精心照顧下,寶寶一天天健康長大。5月2日,曉一的家人們來到主治醫生李揚名的診室,送上一面錦旗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
此次救治成功胎齡26周體重900g的寶寶,是繼去年順利出院胎齡26+6周體重990g超早產兒之后的又一個寶貴案例。臨泉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的醫護團隊,用他們先進的設備、精湛的技術、豐富的經驗、細心的照顧,不斷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跡!如今,對早產兒出院后的定期隨訪,更為這些脆弱的小生命增添了一道堅實的防護!
(供稿/新生兒科 李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