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清福利在线|巨龙挺进人妻老师雪臀|久久久久久精品亚洲爽妇|天堂久久国产

X
歡迎您訪問臨泉縣人民醫院 2025年05月22日
微信
聯系電話 | 0558-6403799(北區)
聯系電話 | 0558-3961639(南區)

【醫案】巧用經方治療便秘

發布日期:2024-06-27 瀏覽次數:1830

患者劉某,女,72歲,既往有腦梗死、高血壓、糖病尿病史,遺留的有左側肢體無力,患有嚴重的便秘近半年,經多方治療無效,每次排便都要使用開塞露,經介紹找到了中醫科魏勇濤醫師就診,魏勇濤醫師詳細問診了解病情,刻診:大便干不易解,每次排便需用開塞露,左側肢體無力,乏力,口水多,舌質紅舌上津液多,脈滑。四診合參,屬陽明熱積夾痰夾虛證,當治以峻下熱結、補氣祛濕,以小柴胡湯、大承氣湯、藜蘆甘草湯等合方加減,開方7劑,并囑煎藥服藥方法及忌口等注意事項。患者7付藥服完后又聯系魏勇濤醫師復診,患者訴服第一劑藥后大便就能自己解出來了,也不用其他任何藥物輔助,現在服完藥后每天都可以正常排便,乏力等癥狀有明顯好轉,患者說知道效果這么好就早點來了,復診又調了一下方,開方7劑繼續服藥治療。

按:大承氣湯是治療陽明燥屎內結的主力方,也是中醫下法的代表方之一,傷寒論原文載大承氣湯四味:大黃四兩、厚樸半斤、枳實五枚、芒硝三合,折算成現代的劑量就是:大黃12g、厚樸24g、枳實6g、芒硝6g,要重視這個用量以及配比,臨床可根據具體病情,調整用量,在通大便的時候,本人最多用過大黃20g,達到了治療效果。大承氣湯的煎煮方法非常有講究,煎煮方法不對會影響藥效,傷寒論對大承氣湯的煎煮方法是這樣寫的:以水一斗,先煮兩物(厚樸、枳實),取五升,去滓,內大黃,更煮取兩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實際操作時這樣有點麻煩,根據這個條文,仲景強調的是大黃和芒硝的煎煮方法都是后下,尤其是芒硝,我據此安排病人其他的中藥正常煎煮,大黃在關火前15分鐘放進去煎煮,芒硝在關火前兩三秒放進去就行了,就是原文寫的更上微火一兩沸,有理有據,這樣煎煮能取得最佳治療效果。很多人用了大承氣湯療效達不到預期,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煎煮沒有恰到好處,一定要重視煎煮方法。傷寒論中有很多用大黃的方,總結下來,病人凡是有大便不通的,用了大黃都要后下,沒有大便不通的用大黃就不需后下,像我們在治療濕熱發黃的時候用的茵陳蒿湯,方中有大黃,醫圣仲景就沒有提出大黃后下,大黃是和其余藥一起煎煮的,這個要重視,不是見到大黃就要后下。

另一個方面,關于大承氣湯要服多久的問題,傷寒論中寫的是:若已得利,止后服。指出方藥治病,大便得通,邪熱得下,應該停止服藥。根據臨床實際來看,這個應該分兩個方面看,若病人大便不通的時間比較短,得利即止,大便通了以后即可停服大承氣湯,不需要鞏固治療。若病人大便不通時間比較久,尤其是“習慣性”便秘,一定要堅持服藥一段時間,鞏固治療。另外據本人經驗,病人服大承氣湯大便通暢后,要堅持服藥到患者小便顏色變淡變清時可考慮停藥,小便顏色變淡變清,代表大腸的熱實已清掉,所以我會叮囑病人服藥后注意觀察小便的顏色,結合患者小便的顏色來決定何時停藥,這樣會更精確。

還有一種特殊的便秘,有些人大便不易解,大便排出來是細的像筷子一樣長條狀的大便,這種也是燥屎內結,燥屎附著在腸壁,只有中間一個小孔可以通過大便,所以排出的大便是細長條狀,也要使用大承氣湯治之。另外大承氣湯還可以治療下利,但是這種下利不是普通的下利,大承氣湯治療的是熱結下利,熱結下利也叫熱結旁流,熱結旁流中醫認為是邪熱與大腸的糟粕相結,阻塞不通,津液從旁而下,所下之物是清水,而無糞便,顏色發暗、味臭穢,其本質上還是便秘大便不通,相當于我們現在所說的腸梗阻、腸套疊等病癥。

另外大承氣湯在臨床也可用來治療產后不大便,這種是相對難治的,《金匱要略·婦人產后病脈證治》載:產后七八日,無太陽證,少腹堅痛,此惡露不盡。不大便,煩躁發熱,切脈微實,再倍發熱,日晡時煩躁者,不食,食則譫語,至夜即愈,宜大承氣湯主之。熱在里,結在膀胱也。產后不大便多數情況下屬陰血虛,治療應該用滋補飲血的方,以百合地黃湯為主方。如果病變證機不是陰血虛,而是熱結不通,也可以使用大承氣湯,要根據病機辨證使用。

大承氣湯也可以治療飲食積滯,飲食積滯多數情況下是用助消化的藥,只有飲食積滯比較重,才適用大承氣湯,《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并治》第21條: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大承氣湯主之。第22條:脈數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第23條:下利不飲食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醫圣仲景在這幾個條辨中提出“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這是飲食積滯,又提出“脈數而滑”也是飲食積滯,是摸脈象的可靠性大,還是問病人的可靠性大呢,應該是問病人的可靠性大,摸脈象雖然重要,但是一定要脈證合參,醫圣仲景一直在強調病脈證并治,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詳細的了解病情辨證開方為最佳,有些人治病,僅靠摸脈象就開處方了,實有“炫技”之嫌,臨床療效不一定好。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重視個人的大便情況,健康人每天至少一次大便,甚至兩次、三次,只要無不適癥狀都可以,但是不能幾天解一次大便,經方大家倪海廈老師提到過,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在24小時之內一定要排出來,如果不排出來就會在體內有濁物產生,很多女性朋友,一看面色和膚色暗沉,很多都是長時間便秘引起的,服藥大便通利后,甚至面色膚色都會改善。

(供稿/中醫科 魏勇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