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哮喘的病因及治療
發布日期:2019-01-23 瀏覽次數:10112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如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等)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這種慢性炎癥與氣道高反應性相關,通常出現廣泛多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限,并引起反復發作性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癥狀,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作、加劇,多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緩解。支氣管哮喘如診治不及時,隨病程的延長可產生氣道不可逆性縮窄和氣道重塑。
病因
哮喘的病因還不十分清楚,患者個體過敏體質及外界環境的影響是發病的危險因素。哮喘與多基因遺傳有關,同時受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雙重影響。
治療
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但長期規范化治療可使哮喘癥狀能得到控制,減少復發乃至不發作。長期使用最少量或不用藥物能使患者活動不受限制,并能與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和學習。
1.脫離變應原
部分患者能找到引起哮喘發作的變應原或其他非特異刺激因素,立即使患者脫離變應原的接觸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
2.藥物治療
治療哮喘藥物主要分為兩類:
(一)緩解哮喘發作 此類藥物主要作用為舒張支氣管,故也稱支氣管舒張藥。
1.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簡稱β2激動劑):
2.抗膽堿藥:
3.茶堿類:
(二)控制或預防哮喘發作 免疫療法
1.脫敏療法(或稱減敏療法)
2.注射卡介苗、轉移因子、疫苗等生物制品抑制變應原反應的過程,有一定輔助的療效。目前采用基因工程制備的人工重組抗IgE單克隆抗體治療中、重度變應性哮喘,已取得較好效果。
預后
哮喘的轉歸和預后因人而異,與正確的治療方案關系密切。兒童哮喘通過積極而規范的治療,臨床控制率可達95%。輕癥容易恢復,病情重,氣道反應性增高明顯,或伴有其他過敏性疾病不易控制。若長期發作而并發COPD、肺源性心臟病者,預后不良。
- 上一篇:小兒高熱驚厥的若干問題
- 下一篇:腦卒中的治療及預防